“住房消费也是消费,且可能是人一生当中最大、最离不开的一项消费。”
杨光华 当前有四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:
现在如何劝老百姓买房;开发商从哪里借钱;明天还有什么房产政策;房价什么时候不跌。
“这四个问题,我都给不了答案。”
8月13日,经济学家陈淮在2025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坦言。
陈淮认为,我们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,房地产等产能过剩是常态。房价问题的根源在于城市结构失衡。超大城市过度发展,二三线城市未能实现相应的协调发展,这直接导致人口过度向教育、医疗等优质资源集中的超大城市涌入。
他坚定相信,想扩大消费、扩大需求与改善预期,就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有产,买房子就是让越来越多老百姓成为有产一族。
对于消费的问题,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表示,“目前中国经济主要问题在于需求不足。”
“住房消费也是消费,且可能是人一生当中最大、最离不开的一项消费。”
樊纲表示,中国经济走到目前这个阶段,实物消费已产能过剩,服务性消费还有待发展,尤其是医疗、康养、娱乐、时尚、旅游,包括公共服务、私人服务。
“过去,各级政府在资金分配上,多倾向于补贴企业、供给侧及生产力,对消费重视不足。如今,消费补贴成为新趋势,鼓励其积极消费,进而支撑市场。这种补贴方式,能够有效将资金传导至供给侧,形成需求拉动供给的良性循环。”
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,库存产能过剩、需求不足、预期消极等,带来市场持续低迷。我们能借鉴好的经验,尊重市场规律,房地产市场一定能好起来。
谈到房价与消费,“在过去20年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时候,中国的消费占GDP的比重并没有上升,甚至有时候是下降的。”知名经济学家洪灏表示,现在我们借鉴房价下行周期的经验,我们看到中国的房价与收入的比例,已经消化了一半,但是还有一半的路要走。
洪灏说,中国人并不是不消费。从两个角度来看消费:一个是长期的、趋势性的消费升级或者降级,这跟人口趋势、房地产价格走势,跟整个中国房地产板块的周期息息相关。按照现在来看,人口趋势是非常难逆转的。房地产的趋势,短期也很难发生趋势性的改变。
他的观点代表大多数悲观派,但在当前刺激经济的大背景下,房地产消费被提上日程,短周期波动,长周期依然前景光明。
当天,观点指数发布《2025中国房地产全产业链发展白皮书》显示,今年上半年,保利发展、中海地产、华润置地稳居全国前三。招商蛇口、万科、绿城中国、建发也成功跻身500亿元以上梯队。
报告认为,上半年市场结构性分化持续深化,“好房子”建设政策加速落地,改善型需求主导市场。改善型住宅主力客群为35-50岁中高端群体,高得房率、低容积率、全屋智能、“好社区”等标签成为热销项目特征。
论坛上,“好房子”的标准与定义被反复提起。未来房地产的新赛道,就是好房子、好服务、好生活。
文|杨光华(地产写字人)观点新媒体专栏作者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,不构成投资建议,使用前请核实。
撰文:杨光华
审校:劳蓉蓉